穿
殿
山水写景
历史怀古
写花
桃花
地点
钟山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游钟山感兴》,描绘了游历钟山时所见的景象和历史沧桑感。首句“骢马穿松到上方”,以骏马穿越松林的形象,暗示了往昔皇家巡游的踪迹。接下来,“南巡辇路碧苔荒”描绘了昔日繁华的辇道如今已被青苔覆盖,显得荒凉,暗寓历史的变迁。“禅僧白首看行殿”写出了岁月流转,禅寺中的老僧见证了宫殿的兴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而“山鬼黄昏避御床”则借山鬼之传说,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凄清的氛围,暗示着皇权的消逝。“云冷夜无龙在钵,日长时有虎巡廊”运用象征手法,龙喻帝王,虎象征守卫,夜晚云冷龙不在,白天虎仍在巡逻,形象地展示了权力更迭后的寂静与警戒。最后两句“小桃十月开如锦,犹带前朝雨露香”,以盛开的小桃花比喻过去的繁华,它们仍然保留着前朝的雨露香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钟山的历史变迁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萨都剌

800首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甲子岁除作(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寒先作雾,将暖更吹风。岁尽从今夜,春来自故宫。草犹含蕙绿,花已破桃红。腊酒琉璃盏,殷勤入掌中。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