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
米
妇
乞
米
妇
,
形
栾
栾
。
与
钱
不
肯
受
,
乞
米
声
悲
酸
。
两
年
水
灾
荡
庐
屋
,
三
年
旱
荒
断
食
谷
。
生
儿
四
岁
良
独
苦
,
长
食
树
皮
少
食
乳
。
可
怜
不
曾
识
米
味
,
安
得
香
粳
洗
其
胃
。
官
今
与
米
归
作
汤
,
不
与
饱
食
聊
与
尝
。
民谣
忧民
母爱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王芑孙的《乞米妇》描绘了一位生活极其困苦的妇人形象。诗中妇人形貌憔悴,当她向人乞讨时,声音充满了悲伤。她的家庭遭受了连续两年的水灾和三年的旱荒,房屋被毁,粮食短缺,连四岁的孩子也长期以树皮充饥,几乎未曾尝过米的滋味。诗人同情她的遭遇,虽然不能给她足够的粮食填饱肚子,但至少希望能用得到的米煮成稀粥,让她品尝一丝温暖。整首诗通过妇人的苦难生活,反映了社会的贫瘠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猜您喜欢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过青阳齐丘旧隐(其二)
宋·周南
利尽渔民五季年,谁蠲丁口亩输钱。不将公量收家邑,漫把徵贤改应天。
嘉禾百咏(其十八)马塘泾
宋·张尧同
疑著风波恶,民谣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斩马祭河神。
南风歌
先秦·无名氏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老乞翁
明末清初·卢若腾
老翁号乞喧,手携幼稚孙;问渠来何许,哽咽不能言。久之拭泪诉,世居濒海村;义师与狂虏,抄掠每更番。一掠无衣谷,再掠无鸡豚;甚至焚室宇,岂但毁篱藩。时俘男女去,索赂赎惊魂;倍.....
除夜感怀(其二)
宋·杨时
爱日乖予愿,亲颜长在心。远游仍换岁,华发想盈簪。永夜谁同席,残杯忆共斟。相思空有泪,挥洒满衣襟。
田家谣
宋·陈造
麦上场,蚕出筐,此时祇有田家忙。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倏凉骤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饭熟何曾趁.....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宋·司马光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