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荷花咏物
山水田园
情感表达
记梦
读后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幽雅的书房景象,融合了自然美与文化意趣。开篇“闻幽轩榜芙蓉,琉璃十顷浸新红”两句,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冬日里的花事,幽深的轩敞中传来芙蓉盛放的声音,而琉璃般晶莹的地面上覆盖着新的雪色,这不仅是对视觉的享受,也是对心灵的抚慰。接着“此来踏雪空无有,黄芦败苇争号风”两句,则转换了场景,从室内到户外,诗人踏雪而行,却发现一片萧瑟之景,黄色的芦苇和败落的苇草在寒风中发出凄厉的声音。这是对冬日荒凉景象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诗人随后转身回到室内,“却坐明窗弄书史,新词仍试佳毫楮”两句,又展现了书房里的温馨与文化生活。坐在明亮的窗前,诗人手捻笔端,沉浸于古籍的翻阅和创作新的文学作品,这是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一种描绘。“香风忽到帘幕开,一朵芙蓉却能语”两句,则又是一次灵动的想象。诗人在书房中感受到一阵清香的风,随之而来的是窗帘的轻启,而那一朵芙蓉仿佛获得了生命,能够与诗人对话。这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再现,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想象力的飞扬。结尾“炙牛未数刘师命,骖鸾便学王子乔”两句,则是一种文化的回响。诗人提及古代名将的故事,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渊博学问,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书房生活以及文化记忆的描绘,勾勒出一个既有深远意境又不失温馨生趣的冬日空间。

猜您喜欢

闲园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畴昔
元·张仲深
我生爱山殊有癖,日日登山访幽寂。故人江陈三五辈,醉卧青溪抡白石。踏霜采杞琲盈把,拂晓题诗云满壁。文笔峰前动客吟,百花嵓底留行迹。故人别去动经载,溪山溪水总相忆。今年海口独.....
和仲儿见梦诗五首(其四)
明·黎淳先
万事于今足亦难,里春不相泪堪弹。烟波渺渺自兹去,云水茫茫不可看。觇拟虬鸾何日返,岁时韡鄂倍春残。月明匣笥幽香发,肠断莲花墨未干。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唐·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秋夕书怀寄所知
唐·李咸用
秋萤一点雨中飞,独立黄昏思所知。三岛路遥身汨没,九天风急羽差池。年华逐浪催霜发,旅恨和云拂桂知。不向故人言此事,异乡谁更念栖迟。
与孤鹤翁夜坐活水草亭
明·庄昶
溪云把手共幽清,酒醒香茶罢复倾。可了百千馀柄话,岂朦三十五年情。月明草阁看横榻,风在江楼送打更。却忆白头王处士,几时同此共鸥盟。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
宋·徐鹿卿
薰风有意,还年年吹下,九天纶綍。庾岭高哉知几仞,不隔清名突兀。明月扁舟,图书之外,所载无南物。襄公往矣,辽辽直到今日。南来北地开藩,甘棠好在,一夜春光入。父老欢迎相告语,.....
朱希仲设榻温密与真师榻相对明日雨止送过金陵
宋·李之仪
居士留我宿,虚堂照一灯。如逢永平梦,仍对竹兰僧。彷佛三无愠,间关百不能。平明失檐溜,欢喜话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