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哲理
松鹤
月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首句“寂寞山中久悟禅”点明了地点与心境,山林的寂静与诗人深入禅理的修行形成和谐统一。次句“无声花雨湿经筵”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修行的氛围巧妙结合,无声的“花雨”仿佛是大自然对禅修者的礼赞,滋润着心灵的“经筵”。第三句“忽闻松鹤云间唳”则在宁静中引入了一丝动态,松鹤的鸣叫打破了山间的沉寂,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灵动。最后一句“天满蟾光午夜圆”以月圆象征圆满与和谐,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以及从静默中获得内心平静与智慧的过程。

猜您喜欢

大窊口
清·姚恺
落日衔西岭,牛羊下云根。春山凝春霭,板舆来烟村。山花迷古路,垂柳暗林园。不见尘氛扰,但听水潺湲。车中睇群山,突兀苍龙奔。高出青汉表,远将沧海吞。崩崖豁欲断,潜伏但微痕。蓄.....
枕簟入林僻
元·洪希文
朱夏困蒸郁,城市多淫哇。閒招啸云侣,来食山中霞。山中有何好,泉石端可嘉。清溜接笕筒,火种怜菑畬。枯松偃涧壑,赤日流丹砂。茂林无珍禽,眢井空欢蛙。桃笙寄惫懑,菊枕便昏花。烦.....
白水丹丘
明·林以良
欲觅仙踪何处所,碧流山外有灵修。共听鸣涧惊风落,谁向悬梁步月游。炼石已无前日灶,烧丹尚有昔时丘。空馀芳草年年绿,未信长生在此求。
过东林寺
元·李泂
风破西村雨气昏,泠泠涧水竹间闻。山头知有灵仙过,千丈通明五色云。
煮石轩联句
元·叶兰
览胜涉幽境,城市阅林泉。延英分半榻,诛茅营一椽。骑联天上客,鹤引洞中仙。奇谈穷渺渺,妙理极玄玄。煮石饱长日,烧丹寿永年。学须磨共琢,道合圣与贤。南山悲宁戚,北渚问张骞。移.....
云门寺
宋·蔡冠卿
忆昔云门月正明,烦襟消尽觉神清。林泉自濯尘埃事,松桧静含风雨声。山鬼听经藏户牖,野猿偷果堕檐楹。几年京洛缁尘满,何日临流一濯缨。
湘乡道中
清末近现代初·吴妍因
乍从南岳下,到此有馀情。百里枫林晚,一江涟水清。山低峰转秀,魄显月微明。客路弹棋局,心中尚不平。
蔡州
金末元初·王寂
悬瓠城雄壮,登临写客怀。九州惟古豫,千里控长淮。极目栖林杪,临芳瞰水涯。南城新息路,西市确山街。门易朝金榜,亭馀阅世牌。乐光眉拂黛,溱汝股分钗。八封坛微认,三王冢密挨。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