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秋节
重阳
咏物
菊花
写山川
写江水
友情
节气
秋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前夕,满城风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意氛围。首联“满城风雨近重阳,城上浮云压四荒”以风雨和浮云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意境,点明了时节与环境。颔联“江色远连沧海白,菊花寒傍绿樽黄”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江水、大海、菊花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壮丽与凄美,菊花的黄色与绿樽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颈联“北边笳角将吹雪,南国山川未雨霜”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北方的寒冷与南方的未雨霜进行了对比,笳角声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雪,而南国的山川则还未被霜覆盖,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地域差异,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尾联“为报故人休岸帻,黑头难学孟嘉狂”则是对友人的关怀与劝诫,希望友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保持清醒,避免过度放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未来的关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其一)
清·翁方刚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
木兰花慢·过济南·寿嘉定赵侍御
明末清初·吴伟业
仰头看皓魄,切莫放,酒杯空。记六诏飞书,百蛮驰传,万里乘骢。天南碧鸡金马,把枯棋、残局付儿童。鸡黍鹿门高隐,衣冠鹤发衰翁。叹干戈满地飘蓬。落日数归鸿。喜歇浦寒潮,练塘新霁.....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说我故园耆宿事,风流文达记沧浪。
霜花腴·冬至盆菊犹盛,以数枝赠伯义,媵以此词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柳条待腊,甚卷帘、西风未损寒葩。晴爱冬暄,艳含秋色,分明栗里人家。晚香愈佳。掩画屏、深贮明霞。笑髯仙、四海知名,满头霜雪一枝斜。分与意园诗老,想南窗抱膝,小侧乌纱。潭水延.....
九日寻菊南郭因至海上观骑射
明末清初·彭孙贻
九日提壶问菊花,开篱恰到故侯家。空园薄暮楸梧冷,乱石登台薛荔斜。风急海天寒戏马,秋深林樾动栖鸦。年年兄弟茱萸会,莫惜黄公酒再赊。
竹炉山房歌叠惠泉烹竹垆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山下出泉易所闻,八功德品梵帙分。同归殊途何思虑,辞多应始躁者群。知然乃复辨甲乙,笑予未足称绝尘。前年揽景法云寺,无暇翻彼贝叶文。右廊展转入茶室,古梅对我吹幽芬。竹鼎小试烹.....
水龙吟·立冬后六日秋雨如织,秦澹如廉访招同郭意城京卿应敏斋方伯金梅生都转薛季怀钱子奇两司马小集园居,因成此解
清·杨葆光
卷帘还是秋风,殷勤留得秋光住。开残菊朵,为秋憔悴,更禁细雨。赖有平泉,清华水木,湖山佳处。比停舟慧锡,名园眺赏,依旧是,花无数。淮海而今重遇。只坡公、最联心素。瓣香有约,.....
洞虚宫
元·陈方
真馆时时到,仙花树树幽。西风寒入竹,北斗夜当楼。颇觉乾坤异,宁为岁月幽。乞分筇竹好,相伴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