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记事
怀古
地点
读书
描述景象
政策教化
写建筑
人言举
颂扬
赞美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重脩安湖书院》描绘了书院的壮丽景象和昔日的辉煌。诗中以“崇冈若盘龙”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书院所在之地的险峻与高洁。诗人感叹为何能在此地建立书院,暗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渊源。“周回廊庑成,宏深殿庭敞”描绘了书院的规模宏大,建筑布局严谨有序。接下来,诗人赞美了书院的建设者们选用优质材料,购置良田,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训迪师有方,教育士有养”表达了对教师们的敬意,他们以严谨的教导培养学子。诗人强调了书院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祭祀活动的庄重,彰显了儒家文化的传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迄今百年馀,隳废盈草莽”,书院逐渐荒废,令人惋惜。诗人来到此处,重新拜谒,面对遗像感到惭愧,同时感慨碑文记载的豪言壮语和音乐余韵犹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恢复书院教育的愿望,希望再次弘扬六经之学,号召同道之人共同努力,重振书院的风化源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教育振兴的热忱。

猜您喜欢

题胡生伯孝湖滨偕隐图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别来汝亦去西湖,相阻南归又岁除。负戴已为今世耻,赁舂曾似彼佣居。一官鞅掌知能免,诸子儒书日并疏。为我寄言每相忆,不须还问近何如。
次前韵饯张簿(其一)
元末明初·蓝仁
莫讶城南一再过,老怀无奈别离何。承恩未及瓜时代,善政犹存麦秀歌。此日功名扬旧德,当年经术亚前科。宾鸿去尽青天远,独立看云慷慨多。
东林
元末明初·张昱
之子青年独老成,布袍宽博称其名。李膺谩自知文举,杨意无能荐长卿。每到草堂成酩酊,偶过花径亦逢迎。卜邻自觉头加白,转信前贤畏后生。
丙辰二月上丁释奠致斋于经史阁呈郡僚
宋·虞俦
泮水分明记旧游,上丁祠事得重修。音遗金石疑犹在,菜有蘋蘩信可羞。老我今惭郡文学,诸生试觅汜乡侯。缅怀安定规模远,杰阁城西最上头。
赠家任生博士
明末清初·何巩道
买得寒云一片山,朝簪抽罢住人间。忧时亦为偏安出,避世谁能未老閒。雨冷围棋敲半夜,竹深孤鹤款重关。旧游记得西湖月,满箧诗题不忍删。
送鄢陵教谕高思聪辞官归金华之武义
明·郑真
长淮千里放归船,记得相逢五载前。薄宦不须论教铎,醉歌且复共宾筵。天官试卷存遗稿,词苑菁莪取次编。如过金华山下路,烦君致意牧羊仙。
文溯阁
清·金朝觐
星斗焕天章,熙朝制作光。文昭灵宝瑞,书启酉山藏。玉检涵蓬观,金题拥墨庄。沿洄宗圣海,条理总皇纲。考义详于度,垂谋典以常。是尊天一阁,能益智千囊。工轶碑摹篆,劳嗤石作仓。薪.....
三月十三日驾幸太学陪祀孔庙听讲彝伦堂
明·罗洪先
万乘出铜龙,千官扈跸同。金根下星汉,翠葆丽春空。幄启张皇邸,庭趋奠泽宫。礼严忘分贵,道重觉师崇。三月闻韶后,两楹看梦中。诗因八佾变,祀岂一牢丰。法驾桥门转,周庐陛楯通。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