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花
咏物
冬天
抒情
怀旧
落花
赞颂
赞梅花

赏析

这首《残梅》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对残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首联“寒梅不作白头新,相对依依似故人”,以寒梅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之情。寒梅虽已不再年轻,却依然保持着那份深情,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彼此之间充满了温暖和依恋。颔联“要伴宾鸿并社燕,未随流水与红尘”,进一步描绘了残梅的高洁品质。它选择与宾鸿(即大雁)和社燕为伴,象征着它不愿随波逐流,而是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这不仅体现了残梅的独立人格,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颈联“空枝拟折犹堪嗅,残蕊重看不厌频”,通过描述残梅的香气和残蕊的美丽,展现了其即使在凋零之际,仍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不褪色的欣赏和珍视,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尾联“自是东皇催鼎食,无情风雨不关春”,以“东皇”指代春天的主宰,暗示尽管外界环境恶劣,如无情的风雨,但春天终将到来,万物复苏。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肯定,也是对生命力量的颂扬,表明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生命依然充满希望和生机。综上所述,《残梅》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残梅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赵秉文

643首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蝶恋花·秦乐家赏花
宋·张孝祥
烂烂明霞红日暮。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爱花常为花留住。今岁风光,又是前春处。醉倒扶归也休诉。习池人笑山翁语。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