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更事

拼音
shào bù gēng shì
释义
少:年少。更:经历。指年纪轻;阅历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
出处
《晋书・周顗传》:“君少年未更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母谓汝夫妇少不更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娥》)
典故
西晋末年,外族入侵,怀、愍(mǐn)两帝先后被俘。司马睿(ruì)在王氏家族的支持下即位于建业(地约当今江苏省江宁县南),为晋元帝,建立东晋政权。王氏家族因拥主有功,王导被任命为宰相,其族兄王敦亦受封为大将军。后来,司马睿病死,王敦乘机起兵篡夺政权。据《晋书・卷六九・周𫖮列传》载,当时朝中的一位大臣温峤(jiào)为王敦辩解说:“王大将军会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周𫖮(yǐ)则回答:“君少年未更事(你年纪轻,阅历不足)。要知道不是所有君王都能如尧舜般圣明,即使犯错也是在所难免,为人臣者岂能因此就犯上作乱!”后来王敦虽然叛变失败,但仍握有权势,耿直的周𫖮开罪了他,于是被捕。在被押解赴刑场途中,经过帝王祖庙,周𫖮破口大骂说:“王敦这个奸臣使国家倾危,生民涂炭,希望上天显灵,让他早点遭到报应!”话还没说完,衙役便用戟(jǐ)捣得他满口是血,但周𫖮并未显露畏惧之色,仍从容自若地受刑。“君少年未更事”一语,后来浓缩成“少不更事”,用来形容年纪轻,阅历浅薄。而“更事”一词在晋朝之前已见于文献。据《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对人说:“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意为:我能预知事情的发展,并不是因为我超凡入圣,不过是经历世事丰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