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国
策
引
语
战
胜
而
国
危
者
。
物
不
断
也
。
功
大
而
权
轻
者
。
地
不
入
也
。
骐
骥
之
衰
也
。
驽
马
先
之
。
孟
贲
之
倦
也
。
女
子
胜
之
。
厉
疾
怜
王
。
强
者
善
。
弱
者
不
能
自
守
。
仁
不
轻
绝
。
智
不
轻
怨
。
哲理
战争
译文
即使战胜了敌人但国家却处于危险境地,是因为物资没有持续供应。即使功绩很大但权力却很轻,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如果人们或地区因为自己的位置而不进入视线中,这就好像一匹疲惫的老马会落在之前还不如它的弱马后面。这种情况和孟贲这样强大的武将疲倦之后无法发挥自己的实力类似。
在战斗中,即使是一个女子也可以获得胜利,甚至强大的一方如果对王有利,弱小的一方可能无法自保。这也提醒我们,有仁慈之心的人不会轻易断绝关系,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抱怨。
这句话强调了仁慈和智慧的重要性。仁慈的人不会轻易断绝与他人的关系,而智慧的人也不会轻易怨恨他人。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
赏析
此言揭示了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社会现象。首先,“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意指即便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国家也可能面临危险,因为胜利往往伴随着过度的自信与自满,这正是“物不断”的表现,即事物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因人的态度和行为而发生变化。接着,“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强调了权力与地位的重要性。即使一个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或成就,如果其影响力和权力不足以支撑这些成果的持续发展,那么这些成就最终可能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利益或影响,如同土地无法被真正吸收利用一样。“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这一句,通过骏马与劣马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强者在衰弱时,可能被看似弱小的力量所超越。这不仅适用于动物,更广泛地适用于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情况,提醒人们在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对手时,不应掉以轻心。“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则进一步阐述了力量与持久力的关系。孟贲是古代著名的勇士,但即便是最强大的人,在疲惫或懈怠时,也可能被力量不如自己的人击败。这启示我们,持久的努力和坚持往往比一时的强大更为重要。“厉疾怜王,强者善,弱者不能自守”这句话强调了强者与弱者的不同命运。强者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而弱者则可能因为无力自保而陷入困境。同时,这里也提到了怜悯之心(厉疾怜王),意味着即使是强者,在面对弱者时,也应该怀有同情和怜悯,体现了道德与力量并重的价值观。最后,“仁不轻绝,智不轻怨”表达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保持仁慈和智慧的态度。仁慈意味着不轻易断绝与他人的关系,即使对方有过失;智慧则意味着在表达不满或愤怒时,要审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恨。综上所述,这段引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探讨了力量、权力、道德、同情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先秦时期对人性和社会现象深刻的洞察与思考。
猜您喜欢
苦水题壁
清·李銮宣
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
唐·贾至
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激昂白刃前,溅血下沾巾。尚书抱忠义,历险披荆榛。扈从出剑门,登翼岷江滨。时望挹侍郎,公才标缙绅。亭.....
中原民谣·渡浮桥
宋·周麟之
渡浮桥,黄流喷薄翻云涛。骈头巨舰寸金纤,翼以巨木维虹腰。戍河老兵三太息,顾语行人泪沾臆。去年造桥民力殚,今年过桥车毂击。只愁屡坏费修营,追呼无时困征役。前月南朝天使来,欲.....
七月廿九日
元·张翥
此丑今方殛,京城蹀血新。也知天悔祸,谁谓国无人。胜气腾龙虎,沈机动鬼神。大廷亲命诏,终夜在延春。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宋·欧阳修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为谋于未然,聪者或莫听。患至而后图,智者有不能。未远前日悔,可为来者铭。熙熙彼西人,老死织与耕。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用兵五六年,首恶竟逃刑。仰.....
赠薛播州诗(其一)
隋·杨素
在昔天地闭,品物属屯蒙。和平替王道,哀怨结人风。麟伤世已季,龙战道将穷。乱海飞群水,贯日引长虹。干戈异革命,揖让非至公。
郦生长揖图
明·蒋主孝
拔剑斩蛟神媪哭,盖世英雄逐秦鹿。君本高阳一酒徒,乃敢庭前嗔濯足。五年帝业本天命,待君濯足何为辱。溺冠不骂老书生,犹有攻齐半分策。君不见子阳罄折竟如何,回首江山空碌碌。
即事漫述四首(其一)
明·王守仁
从来野兴只山林,翠壁丹梯处处寻。一自浮名萦世网,遂令真诀负初心。夜驰险寇天峰雪,秋虏强王汉水阴。辛苦半生成底事?始怜庄舄亦哀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