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山水田园
怀古抒情
情感
思乡之情
抒情兼
风景写生
具体分析:

赏析

这首《石公石姥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两块奇特的石头——石公和石姥的形象及其背后的故事。诗开篇以“两石湖边号公姥”点出主题,形象地描述了这两块石头的形状,仿佛是两位老人,身形佝偻,形象生动。接着,“何事双双化石来,多情不肯归黄土”,表达了对这两块石头为何长久不化的疑问,赋予它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色彩。接下来,“从来化石因望夫,武昌贞妇无处无”,引用了古代关于化石形成的传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同时也暗示了石公和石姥可能有着类似的情感故事。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男子何因亦化石,鸳鸯相对为欢娱”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深化了对情感主题的探讨。“东向石公拜,汝岂谷城旧精怪。不然汉代修羊公,故向君王作狡狯。”这一段通过假设性的对话,赋予了石公神秘的身份,可能是古代的精怪或英雄,其行为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最后,“西与石姥语,汝岂秦时采螺女”,同样以假设的方式,将石姥与古代的采螺女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了其背景故事。通过“巫山十二芙蓉中,亦有望夫峰似汝”,诗人巧妙地将石公石姥与古代神话中的望夫峰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首诗在描绘石公石姥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神话、哲学等元素,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比、假设、引用等多种手法,不仅刻画了石公石姥的形象,也深刻地探讨了情感、时间、生命等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唐·窦庠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烟.....
子佩弟见访留赏牡丹兼忆子求
清·曹玘
忆曾同醉复同吟,往事堪思不可寻。红袖倚阑春未老,绿窗欹枕月初沈。笙歌十五年前梦,风雨三千里外心。独喜护花天有意,九分晴带一分阴。
东海有大松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其状伟异诗不能尽因读徐仲车五花柳枝之作作此诗以激之
宋·张耒
诗翁爱花复爱柳,长歌高吟半酣酒。自言二物天下奇,爱之不厌形于诗。嗟予所爱翁未见,我昔东游穷海甸。波涛四绝大岛中,上有太古不死之长松。千人袢延坐其下,仰见翠叶迷苍穹。巨鳌竭.....
贺新郎(其五)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一夕征衫卷。恰天涯、重阳将近,中秋才遣。著惯平生几两屐,此度沾巾同泫。写不尽、乌丝残茧。沙涨邮亭丛菊路,喜宾鸿、背上新霜浅。烟雨梦,薄衾展。江枫落处寒山显。更乡园、雀脂绵.....
十月十七夜同黄明南佥宪饮陈敦贤少参舟中联句
明·林廷㭿
灯影船窗夜漏长,故人相见倒衣裳。江湖有约尊前雨,岁月无情镜里霜。玉树向谁依晚景,黄花何处采秋芳。关河一隔三千里,归梦何时问建章。
题养拙轩
宋·徐玑
混沌分来便至今,纷纷巧事日成林。月明未免虾蟆食,秋至依然蟋蟀吟。自叹一身全是幻,谁能万事不容心。到君斋舍清如水,应使凡机尽弗侵。
题常伯敬撷兰轩歌
明·刘崧
高人好幽栖,志不在华毂。啸歌撷兰轩,俯仰无不足。湖之水兮湘之山,怅余昔游始东还。澧有兰兮沅有芷,言撷秋芳渡江水。苍梧黯惨浮云重,帝子遗庙丹青空。长洲极浦落日外,坐见千里生.....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唐·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