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
秋日景色
抒情感怀
赠友别离

译文

渐老的我还在奔走,身处于风尘之中,路过了范村。
山岭的寒冷催促马儿疾行,村落傍晚等待着乌鸦的喧闹。
世道艰险,迷失已久,人情的应对却愈加繁多。
我仰慕的人是陶渊明,他的高尚情操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仍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首联“渐老犹奔走,风埃过范村”,写出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以及诗人穿越风尘,经过范村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坚韧并存的情感。颔联“岭寒催马疾,村晚待鸦喧”,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换。山岭的寒冷促使马匹加速前行,而村庄傍晚时分,乌鸦的喧闹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既有动态的描绘,也有静态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颈联“世路穷迷久,人情应接繁”,表达了诗人对于复杂社会道路的迷茫以及人际交往的繁杂感受。这两句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无奈。尾联“渊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园”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象征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刘季孙

45首
刘季孙(1033~1092)北宋诗人,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刘季孙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刘季孙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