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居
行
冥
冥
深
林
不
可
居
,
白
日
猛
虎
嘷
山
隅
。
往
来
侁
侁
投
人
嬉
,
胡
不
拂
衣
归
来
乎
。
涉
江
休
誇
舟
楫
牢
,
涉
世
休
誇
方
术
高
。
鸾
皇
孔
凤
日
以
远
,
畜
枭
鸣
鵙
争
喧
嚣
。
白
头
仙
人
玉
鬟
女
,
分
明
共
我
南
窗
语
。
空
同
路
近
行
不
难
,
蓬
瀛
水
浅
堪
轻
举
。
三
珠
树
底
紫
鸾
游
,
五
色
芝
中
白
鹿
呦
。
玉
堂
金
马
已
可
识
,
何
不
归
来
空
白
头
。
我
谓
仙
人
之
语
亦
难
信
,
天
上
尊
官
安
可
近
。
云
襟
雾
幄
堪
徘
徊
,
胡
为
谪
向
人
问
来
。
桃
子
不
因
方
叔
结
,
桃
花
岂
为
刘
郎
开
。
最
愁
一
钓
六
鳌
尽
,
圆
方
漂
泊
令
人
哀
。
写景抒情
寓言哲理
季节节气
自然事物
山
赏析
这首《卜居行》是明代诗人沈一贯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社会的反思。首句“冥冥深林不可居”,描绘了深邃幽暗的森林,暗示了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难以寻觅。接着,“白日猛虎嘷山隅”一句,以猛虎在山隅的咆哮象征着险恶的现实世界,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往来侁侁投人嬉,胡不拂衣归来乎”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对世人追逐名利的行为提出疑问,鼓励人们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随后,“涉江休夸舟楫牢,涉世休夸方术高”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漠,提倡精神层面的修养。“鸾皇孔凤日以远,畜枭鸣鵙争喧嚣”通过对比鸾凤与枭鵙的声音,表达了对高尚品质逐渐消失,低俗行为泛滥的社会现象的忧虑。接下来,“白头仙人玉鬟女,分明共我南窗语”则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和谐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同路近行不难,蓬瀛水浅堪轻举”两句,借由对仙境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最后,“三珠树底紫鸾游,五色芝中白鹿呦”描绘了仙境中的祥和与美好,进一步强化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玉堂金马已可识,何不归来空白头”则直接呼吁人们放弃世俗的束缚,回归内心,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诗人随后又提出了对神仙境界的怀疑,“我谓仙人之语亦难信,天上尊官安可近”,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思考。“云襟雾幄堪徘徊,胡为谪向人问来”则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询问为何要置身于这纷扰的世界。最后,“桃子不因方叔结,桃花岂为刘郎开”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命运与缘分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性。“最愁一钓六鳌尽,圆方漂泊令人哀”则以钓鱼为喻,表达了对失去平衡、失去方向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漂泊不定的哀叹。整体而言,《卜居行》通过对理想与现实、自然与社会、超脱与入世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咏史诗·陇西
唐·胡曾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饭松庵
清·程梦星
山客了无营,提筐拾松子。食之润毛发,清芬味如水。愿与素心友,共此烟霞髓。
元戎少泉侯兄六十诞辰二首(其一)
明·于慎行
昼锦高堂列绮茵,鸣珂深巷聚雕轮。旬周花甲人称寿,瑞纪桑弧日在辰。胜节漫同河朔饮,幽居不受玉关尘。凭君试访延龄药,岁岁瑶觞祝大椿。
洗竹(其三)
明·陈献章
一洗一回疏,相将洗到无。客来莫问我,北壁有团蒲。
南歌子(其一)
宋·石孝友
蚁酒浮明月,鲸波泛落星。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明日非今日,长亭更短亭。不辞一饮尽双瓶。争奈秋风江口、酒初醒。
饮翁升小楼同翁晋作
明·吴梦旸
开尊谁是主,但饮不须疑。密坐皆无次,同来似有期。溪山留客易,风雨下楼迟。别后还相忆,梅花怅满枝。
书怀寄友人
唐·沈颜
江湖劳遍寻,祗自长愁襟。到处慵开口,何人可话心。登楼得句远,望月抒情深。却忆山斋后,猿声相伴吟。
偈颂(其六)
唐·文偃
丱岁依山人事稀,松下相逢话道奇。锋前一句超调御,拟问如何历劫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