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写景抒情
寓言哲理
季节节气
自然事物

赏析

这首《卜居行》是明代诗人沈一贯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社会的反思。首句“冥冥深林不可居”,描绘了深邃幽暗的森林,暗示了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难以寻觅。接着,“白日猛虎嘷山隅”一句,以猛虎在山隅的咆哮象征着险恶的现实世界,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往来侁侁投人嬉,胡不拂衣归来乎”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对世人追逐名利的行为提出疑问,鼓励人们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随后,“涉江休夸舟楫牢,涉世休夸方术高”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漠,提倡精神层面的修养。“鸾皇孔凤日以远,畜枭鸣鵙争喧嚣”通过对比鸾凤与枭鵙的声音,表达了对高尚品质逐渐消失,低俗行为泛滥的社会现象的忧虑。接下来,“白头仙人玉鬟女,分明共我南窗语”则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和谐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空同路近行不难,蓬瀛水浅堪轻举”两句,借由对仙境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最后,“三珠树底紫鸾游,五色芝中白鹿呦”描绘了仙境中的祥和与美好,进一步强化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玉堂金马已可识,何不归来空白头”则直接呼吁人们放弃世俗的束缚,回归内心,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诗人随后又提出了对神仙境界的怀疑,“我谓仙人之语亦难信,天上尊官安可近”,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思考。“云襟雾幄堪徘徊,胡为谪向人问来”则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询问为何要置身于这纷扰的世界。最后,“桃子不因方叔结,桃花岂为刘郎开”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命运与缘分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性。“最愁一钓六鳌尽,圆方漂泊令人哀”则以钓鱼为喻,表达了对失去平衡、失去方向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漂泊不定的哀叹。整体而言,《卜居行》通过对理想与现实、自然与社会、超脱与入世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