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谒
延
平
郡
王
祠
八
月
清
秋
秋
皎
洁
,
白
帝
初
除
三
伏
热
。
赤
崁
几
处
有
专
祠
,
独
拜
有
明
郑
忠
节
!
忠
节
起
自
闽
南
安
,
彬
彬
儒
服
亦
儒
冠
。
轴
覆
枢
翻
明
鼎
革
,
慨
然
我
独
为
其
难
!
干
戈
满
地
降
旗
遍
,
甲
马
楼
船
拚
转
战
。
苍
穹
有
意
眷
孤
忠
,
大
海
忽
将
荒
岛
见
。
茫
茫
瘴
雨
杂
蛮
烟
,
横
海
将
军
气
万
千
。
北
望
已
无
明
社
稷
,
东
来
独
辟
古
山
川
。
一
鼓
荷
兰
战
则
克
,
寓
兵
于
农
教
稼
穑
。
惟
公
具
有
大
经
纶
,
知
道
足
兵
先
足
食
。
几
回
旗
鼓
出
鲲
身
,
恢
复
中
原
志
不
伸
。
纪
岛
火
光
锁
烈
燄
,
天
教
海
外
死
孤
臣
!
回
天
只
手
嗟
无
术
,
天
命
有
归
神
州
一
。
二
百
馀
年
隶
版
图
,
英
雄
心
事
如
天
日
。
禦
灾
捍
患
护
台
阳
,
野
老
春
秋
奉
瓣
香
。
一
自
圣
恩
崇
祀
典
,
从
来
潜
德
有
幽
光
。
历史怀古
秋天写景
赞颂英雄
战争
抒情表达
地点
赏析
这首诗《秋日谒延平郡王祠》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描绘了在八月清秋时节,诗人前往拜谒延平郡王祠的情景,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首句“八月清秋秋皎洁”描绘了秋日的清冷与明亮,为全诗奠定了肃穆的基调。接着,“白帝初除三伏热”一句,既点明了季节变换,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由炎热的夏日过渡到宁静的秋日,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赤崁几处有专祠,独拜有明郑忠节!”这两句提到了延平郡王祠的存在,以及诗人独自前来祭拜这位明朝忠臣的场景。延平郡王,即郑成功,是明朝末年的民族英雄,他收复台湾,抗击荷兰侵略者,展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详细描述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从福建南安出身的儒生,到身着儒服的将领,他领导军队进行革命,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重任。诗中提到的“干戈满地降旗遍,甲马楼船拚转战”,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而“苍穹有意眷孤忠,大海忽将荒岛见”则表达了对郑成功忠诚和勇敢的赞美。“北望已无明社稷,东来独辟古山川”两句,表达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开辟新天地的伟大功绩。诗中还提到了郑成功在台湾实行的政策,如“一鼓荷兰战则克,寓兵于农教稼穑”,展现了他在军事胜利的同时,注重民生和发展农业的智慧。最后,“惟公具有大经纶,知道足兵先足食”赞扬了郑成功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强调了军事力量与粮食供应的重要性。“几回旗鼓出鲲身,恢复中原志不伸”表达了郑成功虽未能实现收复大陆的宏愿,但其精神永存。“纪岛火光锁烈燄,天教海外死孤臣!”这一句描述了郑成功在台湾英勇战斗直至牺牲的壮烈情景。“回天只手嗟无术,天命有归神州一”表达了对郑成功未能改变命运的遗憾,同时也肯定了他的事业最终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和纪念。“二百馀年隶版图,英雄心事如天日”总结了郑成功及其事业的影响,历经两个多世纪,他的功绩被载入史册,英雄之心如同日月般光明。“禦灾捍患护台阳,野老春秋奉瓣香。一自圣恩崇祀典,从来潜德有幽光。”最后几句表达了对郑成功保护台湾、抵御外敌的感激之情,以及后人对他的怀念和祭祀。诗人在结尾处强调了郑成功的精神遗产,即使在死后,他的品德和功绩依然闪耀着光芒。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深切期盼。
猜您喜欢
南昌行
明·王廷相
豫章妖星蚀太白,飞入钩陈斗光赤。钦天博士不敢奏,远臣见之空啧啧。周公卜鼎八百春,汉代规摹远过秦。山东诸侯自破灭,淮王鸡犬安能神。白洲老子中台长,何用文章䛕新莽。庆阳鄙夫称.....
咏伪郑遗事
清·陈昂
昔年亡将济时才,仰仗威灵涉险来。地转海咸生淡水,天回风飓起奔雷。官军血战沧波沸,逆虏魂销劫火灰。澳屿全收三十六,受降澎岛戟门开。
京口(其二)
清·顾炎武
东吴北翟战争还,天府神州百二关。末代弃江因靖卤,当年开土是中山。云浮鹳鹤春空远,水拥蛟龙夜月閒。相对新亭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
戏马台诗(其二十)
明·陈衡
项羽英雄力拔山,筑台戏马乐忘还。鸿门设宴徒生计,大地沟分好事闲。九里山前连日战,乌江渡口片时间。虞姬父老空回首,积雪江东泪乍潸。
五丈原
明·李东阳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将星堕空化为土,鍊石心劳竟何补。侯归上天多旧伍,关为前驱张后拒。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西郊有地名钓鱼台金主游历处
明·公鼐
花石遗京入战图,燕门衰草钓台孤。不知艮岳宫前叟,得见南兵入蔡无?
岳王坟
明·高启
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成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雾中。
射乌楼行
明末清初·施闰章
越王城边乌哑哑,射乌楼头乌不下。周侯破寇此城头,到今杀气城乌愁。先皇丙申岁七月,寇来海畔盈山丘。疾如长鲸吞巨舟,城中号哭声啾啾。侯方解官听吏议,推守要害来乌楼。抗言立功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