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怀古
山水
城市
春景
桃树
或花
自然景色
咏史

赏析

此诗《阖闾城》由清代诗人邹乾枢所作,描绘了吴宫遗迹的沧桑变迁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存。首句“茂苑吴宫已劫灰”,开篇即点明吴宫历经战乱,残垣断壁,一片废墟,以“劫灰”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接着“湖干雉堞满蒿莱”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遗址的荒凉景象,雉堞(古代城墙上的矮墙)被蒿莱(野草)覆盖,昔日的雄伟已不复存在,展现出一种凄凉之美。“一抔土在留遗筑,三让风微出霸才。”这两句则转向对阖闾城的赞美。一抔土,虽不起眼,却见证了当年的辉煌;“三让风微出霸才”则借典故赞美阖闾城的创始人阖闾,以其谦逊礼让的精神,成就了霸业,展现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隐隐波涛豗震泽,踆踆麋鹿走荒台。”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与遗址的和谐共生。波涛与震泽相映成趣,麋鹿在荒台上自由漫步,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与生命的延续。最后,“坞中剩有桃千树,每到春风次第开。”以桃树的盛开作为结语,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美,也寓意着生命力的顽强与希望的永恒。每年春风来临时,桃树都会次第绽放,象征着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生命的力量总能重新焕发生机。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描绘,展现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之美,以及对过往辉煌与生命力量的深刻思考。

邹乾枢

2首
乾隆五年选贡生

猜您喜欢

经石门山
明·陈绍儒
韶石鸣弦不记年,南佗遗事夕阳前。楼船直下浈江水,城郭重关越树烟。碧倚寒江沉戟垒,山分凉雨涨贪泉。我家住傍秦寻陕,来此行歌共少连。
龙州书斋新霁客至
明·胡直
芳洲绮树接江城,曲巷回轩雾细生。弱柳窗中衔宿雨,游丝水面带新晴。林花点草粗成字,山鸟呼朋自有名。卧病一春萝径满,君来时复扫榛荆。
柳枝词五首(其五)
明·谢晋
媚眼蒙茸半入春,妆楼舞榭一时新。谁能更近苏台种,教得吴娃尽效颦。
宛陵杂诗(其三)
清·赵帅
春烟袅袅将军树,碧草萋萋丞相祠。残月晓风啼杜宇,水亭略彴立移时。
奉和严藕渔宫允蒙恩予假南还述怀之作次元韵(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敕取新词内使催,中堂持草入蓬莱。玄成讽谏书金上,太白清平赐锦回。北阙鹓鸾方接洽,西山松菊又归来。东邻嫁毕今无女,歌舞何人更作台。
晚过阊门望虎丘作
明·陈颢
平生未识虎丘山,此日经过不暇攀。泉石佳期随处有,古今清赏几人閒。楼台影落春云外,钟鼓声来夕照间。独倚帆樯遥注目,客怀空羡鹤飞还。
望西山
明·谢榛
西山久不到,花鸟向何人。风散石崖雪,天开湖水春。老僧虚白社,骚客负青蘋。底事燕京陌,黄尘满角巾。
霜花腴·听枫园褉饮用梦窗韵
清末近现代初·张仲炘
佩纕怨结,赋远游、飘零倦抚尘冠。花馆听箫,客窗题卷,家山望里归难。带围渐宽。但鬓霜、多似春前。又芳华过却,清明楝风,吹雨小楼寒。京邑故交重聚,怅城南白袷,屡换秋蝉。如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