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张伯端
宋
139首诗词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 [宋] - 张伯端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见到任何事物时就能明心见性,没有事物存在时,心性仍然显露无遗。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遍。在这十方世界的通塞之中,真正的本心无所不在,无处不遍。若生知识解,却成颠倒见。如果产生了知识理解,反而会形成颠倒的见解。睹境能无心,始见菩提面。面对境界时能够保持无执之心,才能见到菩提的本来面目。
- [宋] - 张伯端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里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
- [宋] - 张伯端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神仙道德的时机在于三才(天、地、人)相互和谐共处,不互相侵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證无为。当万物安定,各种忧虑就会消失,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得到调理,证明无为而治的力量。
- [宋] - 张伯端玄珠有象逐阳生,阳极阴消渐剥形。十月霜飞丹始熟,恁时神鬼也须惊。
- [宋] - 张伯端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首先观察天象以明辨五种贼害,其次需要观察地理以安定百姓。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君。百姓安居国富方能追求战争,战争结束方能见到圣明的君主。
- [宋] - 张伯端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法本源于法却无定法,空本为无却非真正的空无。无论在静默或言语中,本质都是相同的。梦里何曾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梦中从未提及过梦的存在。在看似有用的背后隐藏着无用,在看似无功的背后却施展了功用。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果实成熟后自然会变红。无需询问如何去修整和种植。
- [宋] - 张伯端黑中有白为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第一句“黑中有白为丹母,雄里藏雌是圣胎”可以翻译为:在黑色中显现出白色,这就是炼丹的原料或基础;在雄性中隐藏着雌性,这就是神圣的胎儿或生命的起始。太一在炉宜守慎,三田聚宝应三台。第二句“太一在炉宜守慎,三田聚宝应三台”可以翻译为:太一神在炉火中,应当谨慎守候;三田汇聚的珍宝应该对应着三台星的位置。
- [宋] - 张伯端四象会时玄体就,五行全处紫金明。当四象聚集之时,玄妙的本体便会形成,五行齐备之处,紫金的光芒便会显现。脱胎入口通身圣,无限龙神尽失惊。若是修炼得法,超凡脱俗的境界将会通达全身,甚至连神龙也会为此感到惊异。
- [宋] - 张伯端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第一句“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的意思是:寻求生存本来就不存在有生命的状态,对灭绝的恐惧也从未真正短暂地消失过。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如鼻说。第二句“眼见不如耳听,口说争如鼻说。”的意思是:用眼睛看到的,不如用耳朵去听;用嘴巴说的,不如用心去感受。
- [宋] - 张伯端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我梦见了去西华参拜,到了九天之上,一位真人引导我并教授我解读玄妙的篇章。其中简易无多语,只是教人鍊汞铅。其中的内容非常简单易懂,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教人们如何炼化汞和铅。
- [宋] - 张伯端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崙阴与阳。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 [宋] - 张伯端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 [宋] - 张伯端华池饮罢月凝辉,跨个金龙访紫微。译文:在华美的池边饮酒后,月亮的光辉凝视着这里,我骑上金色的龙去探访天上的紫微宫。从此众仙相识后,海潮陵谷任迁移。译文:自从与各位仙家相识之后,海潮起伏、山川变迁都无法改变我们之间的情谊和联系。
- [宋] - 张伯端终日行不曾行,终日坐何曾坐。整日行走却仿佛未曾行走,整日静坐又好像从未曾坐过。修善不成功德,造恶元无罪过。修行善事却不一定能成功积累功德,制造恶行原本也并没有罪恶的过失。时人若未明心,莫执此言乱做。如果当时的人没有明白内心的真谛,不要因为听了这些话就随意地行动或理解。死后须见阎王,难免镬汤碓磨。死后必须见阎王审判,难以避免被投入镬汤中研磨的苦难。
- [宋] - 张伯端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徒誇篯寿千来岁,也似云中一电光。一电光,何太速,百年都来三万日。其间寒暑互煎熬,不觉童颜暗中失。纵有儿孙满眼前,却成恩爱转牵缠。及乎精竭身枯朽,谁解教君暂驻延。暂驻延,既无计,不免将身归水逝。但看古往圣贤人,几个解留身在世。身在世,也有方,祗为时人没度量。竞向山中寻草木,伏铅制汞点丹阳。点丹阳,事迥别,须向坎中求赤血。捉来离位制阴精,配合调和有时节。时节正,用媒人,金公姹女结亲姻。金公偏好骑白虎,姹女常驾赤龙身。虎来静坐秋山里,龙向碧潭奋身起。两兽相逢战一场,波浪奔腾如鼎沸。黄婆丁老助威灵,撼动乾坤走神鬼。须臾战罢云雨收,种个玄珠在泥底。从此根芽渐长成,随时灌溉抱真精。十月脱胎吞入口,不觉凡身已有灵。此个事,世间稀,不是等閒人得知。夙世若无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得遇之,宜便炼,都缘光景急如箭。要取鱼时须结罾,莫待临渊空叹羡。闻君知药已多年,何不收心炼汞铅。休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莫怨天。近来世上人多诈,尽著布衣称道者。问他金木是何般,噤口无言如害哑。却去伏气与休粮,别有门庭道路长。君不见破迷歌里说,太乙含真法最良。莫怪言辞多狂劣,只教时人难鉴别。惟君心与我心同,方敢倾怀向君说。
- [宋] - 张伯端异名同出少人知,两者玄玄是要机。保命全形明损益,紫金丹药最灵奇。
- [宋] - 张伯端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从虚无中生出一股气,这股气便是阴阳的起源。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阴阳相互作用,又产生了三种基本物质,这三种基本物质的重新组合,使得万物得以繁荣昌盛。
- [宋] - 张伯端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冬至这一天,阳气开始萌生,三十天后,阳气再次增加,形成一阳爻。月亮中复卦的象征在早晨的潮水中得以追溯。望罢乾终姤兆。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望着天空,直到乾卦结束,姤卦出现。太阳又经历了寒暑的更替,阳气在中宵时分再次生起。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午时姤象的出现象征着一阴的诞生。炼制药物需要知道时间的早晚。
- [宋] - 张伯端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要了解药物(丹药)的起源地,应当去西南地区寻找。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铅在遇到特定的条件(如癸日)时需要立即采集,而金在遇到其他条件(如远望)时则不宜使用。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炼制完成后,将药物放入土釜中封闭保存,并配合相应的流程进行后续的炼制。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药物需要经过精确的配比和适当的火候,以调和阴阳之力。其中,药物的比例要达到“二八”(可能是指一种配比方式)的要求。
- [宋] - 张伯端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提及“三五一都”这四个字,能够真正理解其中含义的人古今都非常稀少。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东三南二”组合成数字“五”,“北一西方四”与之相应共同形成另一个五的组合。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在古代数术中,以“戊己”代表中位数(五),这里的“三家相见结婴儿”则是指五行之气的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这个婴儿身上含有了真正的天地之元气,当十个月的胎育完成之后,将会是一个达到圣境的基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